爱的圈圈魔法咒语──协助宝贝和牵绳培养感情
作者:KPA响片训练师Vicki
新时代养狗人应有的共同体认,就是必须尊重社会其他成员(无论养狗人或非养狗人),才可能成就一个对养狗文化更加友善的环境,因此不可忽略自身的养狗责任而造成他人困扰,其一责任就是出门上牵绳。
然而,有时即使饲主有心这么做,不少人却遇上问题,例如狗儿一上牵绳就变成木头狗,坐著或趴著一动不动,或者不断咬牵绳拔河,或者不停暴衝,拉不住,于是有些饲主因此而放弃使用牵绳的念头。
对狗儿而言,身上有牵绳并非天经地义,所以必须予以适当训练,协助狗儿适应。综观狗儿不喜牵绳的原因大致有三:一.狗儿不习惯身旁有条绳子;二.狗儿不习惯活动范围受限;三.饲主的不当牵绳习惯。
最简单的第一步是在家中让狗儿拖著牵绳走动,目的是让牠习惯身旁有条牵绳,这对幼犬来说适应特别快。牵绳材质可选择质轻细长者,但不宜过长或粗重,容易发生缠绕或引起啃咬的问题。进行这项训练时,请留意必须让狗儿忙碌,例如有玩具啃咬或走动玩耍,这样牠很快就不会在意身上有条牵绳存在。
这项训练每次进行五至十分钟,须有人监看,以免让狗儿养成咬牵绳的习惯而不自知。如果狗儿极爱咬布质牵绳,可以考虑使用金属细链牵绳,但必须小心有些较易害怕的狗儿拖著牵绳跑时可能会被金属敲击声吓到或被牵绳打到脚而变得害怕牵绳。
下一步是安排一些时间,牵著狗儿在家中各处活动,让牠在熟悉环境裡学习接受有时无法自由行动的概念,如果走动期间牠并未拉紧牵绳,不时可给予零食奬励,如果牠把牵绳拉紧,只要定住不动即可,切勿拉扯。
下一步是牵狗儿上街,只要牠没有拉扯牵绳,请不时给予牠零食奬励,如果牠拉紧牵绳或暴衝,人只要定住不动即可,当它成为一贯原则,狗儿暴衝的机率自然会降低。
这时饲主的牵绳习惯很重要,有些饲主不允许狗儿离开身边,绳长只留20-30公分,狗儿几乎寸步难行,于是经常出现坐下或趴下的定格反应。有些饲主习惯拉扯牵绳,于是引发狗儿反向抗拒的本能反应,因而容易定格坐下或趴下,甚至因厌恶拉扯而开始咬住牵绳,而人们的自然回应便是拉回牵绳,一来一往形成激动兴奋的拔河游戏,这对有些狗儿是一大生活乐趣。
请切记:牵绳是手的延伸,当狗儿对牵绳出现不良反应,不可自以为牠挑战你的手(或地位)、不尊敬你而闷头生气,这只让自己陷入死胡同。相反地,你应该理性问问自己:「我的手(牵绳)对牠做了什么,以致牠出现不想动或拼命咬牵绳的行为?」
牵绳散步的绳长至少需要一至 一公尺 半,给予狗儿探索环境的机会,随时视环境及必要性调整长度,绝对没有必要时时要求狗儿待在脚侧行军,如果牵绳散步是愉快时光,狗儿自然容易喜欢牵绳。
最后提醒一点:扣上或解下牵绳时应避免与狗儿面对面进行,因为人站立弯腰往狗儿面前伸出双手的动作常使狗儿感到不自在而往后退缩,较佳作法是从狗的侧面进行,採蹲姿也无妨。扣上或解下牵绳时请在狗儿脖子下方完成,过程中儘可能避免环抱狗儿脖子的动作,这些都有助减少狗儿对牵绳的厌恶感。
此外,事先让狗儿适应项圈或胸背带也是必要配套措施,否则狗儿可能因配戴不适而不断搔痒或鬱鬱寡欢,甚至拒绝配戴。项圈或胸背带都必须调整适当,一般原则是项圈以不勒脖子、刚好颈围为淮,胸背带以刚好服贴胸腹但不紧勒为淮,请特别留意胸背带的安全性,有些设计只要狗儿发挥软骨功即可脱逃。
无论项圈、胸背带或牵绳都是附加重量,装饰及附件越多或牵绳长度越长,它们就会越重,你可想像, 两公斤 的吉娃娃若戴上500公克华丽项圈及牵绳应该不会很期待散步,依此类推,请想想这或许是家中爱犬讨厌牵绳散步的可能原因之一。